一部《资治通鉴》,写透了人生百态,写尽了帝王将相,权术谋略。
俗话说:读史可以明智,今天,小编为大家讲解我国古代史学家司马光的旷世史学巨著——《资治通鉴》。
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中原地区的富庶曾多次吸引了外敌来犯。纵观历史,各朝各代都饱受着外敌的侵扰,少数民族的部落也总想着入主中原,这就导致了中华文明不断地经历着关乎民族存亡的危机。
好在,中华肥沃、富饶的土地也孕育出了不少的民族英雄。每当危难时刻来临,这些民族英雄都能挺身而出,稳定朝局。例如,汉朝时抗击匈奴的名将霍去病、卫青等;又如,宋朝的抗金名将岳飞;再如,我们接下来要了解的,唐朝的一位民族英雄——汾阳王郭子仪。
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,唐朝是一个非常繁盛的朝代,有着发达的经济、贸易与文化。然而,即便是这样一个强大的朝代也免不了外敌的侵扰。相反,大唐的富庶更加吸引了周边的少数民族来犯。当时的吐蕃、回纥等边疆各国都蠢蠢欲动,他们也曾多次挑衅,这使得大唐不堪其扰。
唐朝最大的外敌——吐蕃,他们本是中国西部地区古老游牧民族羌人的一个分支。自唐朝建立起,吐蕃就屡次三番地侵扰大唐,和唐朝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地持续了百年。
《资治通鉴》记载:贞观时期,吐蕃的首领松赞干布与唐朝修好。唐太宗为维持这一相安无事的局面,不得已将文成公主下嫁给了松赞干布,以此换来了与吐蕃多年的和平。但在唐太宗与松赞干布死后没多久,吐蕃就再次与大唐起了冲突,一度控制住了瓦罕走廊,甚至使得唐高宗派出的大军全军覆没。自此一战,吐蕃便再也不把大唐放在眼里,大唐可谓是腹背受敌。
(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像)
无奈之下,唐玄宗只能通过与回纥联盟的方式来防范吐蕃。但不久之后,中原就爆发了安史之乱。这时,唐朝已经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与吐蕃相制衡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吐蕃一点一点地蚕食唐朝的国土。从肃宗时期一直到代宗时期,唐朝被吐蕃打得毫无还手之力,而吐蕃则是长驱直入,一直打到了长安城。
就在这时,一位身经百战的将领站了出来,他就是郭子仪。郭子仪顶住了当时大唐内外的双重压力,历经艰难,终于把吐蕃逐出了长安城。经此一役,吐蕃虽然没有全方位地停止对大唐的进攻,但也对郭子仪这位杰出的将领留下了几分忌惮。而回纥本是大唐的盟军,帮助唐军平定了安史之乱,但不久后却居功勒索,与大唐撕破了脸。
《资治通鉴》记载:到了公元765年的九月,唐朝的一位大将——仆固怀恩,因为被诬告而心生反意,他联合回纥与吐蕃等共计三十万大军,一路直奔长安城。面对这三十万叛军,唐代宗李豫派出了让吐蕃深深忌惮的老将郭子仪。但在当时的时局下,能派给郭子仪的唐军仅有一万人。虽然前路艰难,郭子仪也并没有退缩,他一边率领一万唐军赶到泾阳城,一边想着退敌的办法。郭子仪清楚地知道,仅凭一万唐军是不可能敌得过来势汹汹的三十万敌军的。更何况,当时的吐蕃、回纥联军已经占领了泾阳城,就在地势这一点上,唐军也毫无获胜的可能。
无奈之下,郭子仪想出了一个险招,他深知回纥军乃是墙头草,虽然此时与吐蕃联合了,但也有拉拢过来的可能性。而此时,前方又传来了一个好消息,那就是叛将仆固怀恩已死。要知道,吐蕃与回纥的联盟并不牢固,此前的联合都依赖于仆固怀恩这个联络人。虽然唐军在“地利”上不占优势,但这下总算占住了“天时”和“人和”。于是,郭子仪决定单枪匹马地与回纥军对峙谈判。
而当郭子仪力排众议、单枪匹马地站在回纥大军的营前时,回纥人都大吃一惊。原来,叛将仆固怀恩为了说动回纥与吐蕃联盟,诈称唐代宗已经驾崩、郭子仪已经死了。而此时,郭子仪却受天子之命带兵前来,活生生地站在了回纥大军的营前。
回纥的诸位酋长,看到面前一边走一边脱下盔甲,又主动卸下武器的郭子仪时,都惊喜地说:“果吾父也!”随后,回纥的诸位将领又纷纷向郭子仪下拜。此时的场面,竟然不像是正在对峙、剑拔弩张的两方军队首领的会面,而像是老相识间的重逢。
原来,回纥军曾与唐军结盟,回纥的这些将领也曾是郭子仪的麾下,他们十分尊敬郭子仪,甚至称他为父亲。而此时,郭子仪单骑匹马地卸甲前来,不但戳穿了仆固怀恩的谎言,还给了回纥军一个回转的余地。毕竟,若是回纥真的与唐军动起了干戈,也只能落到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。
面对礼数周到的回纥将士,郭子仪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任务,他郑重地对回纥将领药葛罗说:“回纥曾帮助我大唐平定内乱,确有功绩,大唐待你们不薄,你们为何要背信弃义与吐蕃联盟呢?我此次孤身一人前来,要杀要剐随你们,只不过我的部下一定会与你们血战到底的!”
听了郭子仪的话,药葛罗顿时慌了,他直言是受了仆固怀恩的欺骗才作出如此举动。如今,仆固怀恩已死、天子尚在、郭子仪也近在眼前,回纥再也没有与吐蕃联合的理由。
看到药葛罗松动的态度,郭子仪进而说降,承诺回纥若是愿意与大唐重新结盟,一同对抗吐蕃,不仅能得到丰富的战利品,大唐也会对此事既往不咎。
得到了郭子仪的承诺,回纥终于决心变更旗帜,重新投靠大唐。随后,回纥突击吐蕃的大营,与郭子仪的部队数次配合,经过多次苦战,终于一举击溃了吐蕃敌军。
后来,郭子仪位极人臣,子孙繁多,富庶一方,成为了人人敬仰的汾阳王。司马光在《资治通鉴》对他的评价是:“功盖天下而主不疑,位极人臣而众不疾,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。”这一评价可谓是非常的切合了,郭子仪的英勇事迹也因此被后世子孙永远地铭记在心。
看了这个历史故事,不知大家是否有所感触。因此我建议大家,要多读读资治通鉴,吸取前人的教训。毕竟在所有史书中,《资治通鉴》几乎是一本,能够让人各方面素质都全面提升的书,看完等于多活了1300年。
因此通过《资治通鉴》,我们可以前人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,只要学好了,无论是为人处世,还是学习工作,都能游刃有余。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,阅读文言文还是比较吃力的。因此,向大家推荐一套好书——《资治通鉴》。